極客網·芯片11月29日 歐洲曾經是世界上半導體的生產中心,占據全球芯片44%的市場份額,并且具備的專業技術和制造能力似乎是無懈可擊,但如今難以恢復昔日的輝煌。但研究表明,由于高昂的生產成本和高度復雜的供應鏈,歐洲難以實現半導體自給自足的目標。
2000年代中期全球半導體制造商為了尋求更多的投資機會和更低的勞動力成本,開始將供應鏈轉移到東亞國家和地區,歐洲半導體芯片的“衰退”自此開始。
歐盟委員會日前批準了一項新的450億歐元行動計劃,即《歐洲芯片法案》,將為擴大半導體生產規模提供資金,并使歐洲大陸擺脫對美國和亞洲的半導體供應商的依賴。歐盟委員會表示,其目標將是增強歐洲在半導體技術和應用方面的競爭力和韌性,并幫助實現數字化和綠色轉型。
不過從現實情況來看,考慮到其他地區也在大力發展本土半導體產業,這個法案不太可能讓歐洲半導體行業找回往日榮光。到2030年,歐洲成員國仍可能是半導體的凈進口國。
芯片大廠宣布加大在歐洲投資
恢復歐洲在全球芯片市場的昔日輝煌將是一項艱巨的任務——盡管歐洲一些半導體巨頭最近的投資表明對于實現這一目標非常感興趣。比如,德國半導體制造商英飛凌(Infineon)在本月早些時候宣布,計劃在德國德累斯頓投資50億歐元建造一座半導體生產工廠,以滿足模擬半導體和功率半導體的需求增長。博世(Bosch)等其他科技巨頭也宣布在德累斯頓以及羅伊特林格市提供數十億歐元的投資。美國GlobalFoundries也將目光投向了這座德國東部的小鎮,承諾投資10億歐元新建一座生產設施金,旨在使該公司的全球晶圓生產能力提高一倍。
但迄今為止,歐洲宣布的最大一筆投資來自陷入經營困境的半導體巨頭英特爾(Intel)。該公司透露,計劃在德國馬格德堡建設兩座半導體晶圓廠,投資高達170億歐元。該公司聲稱,將在明年開始建設這兩個生產設施,預計在2027年投入使用。英特爾還計劃投入120億歐元,將愛爾蘭萊克斯利普運營的生產工廠的規模擴大一倍。根據統計,僅在今年,這些廠商計劃在歐洲的投資將近500億歐元。
《歐洲芯片法案》不太可能大幅減少芯片進口
這些投資是否會結束歐洲對進口的芯片需求還有待觀察。德勤在今年早些時候發布的報告表明,幾十年來,歐盟各國一直是半導體設備的凈進口國,其消費約占全球芯片供應的20%,而制造業僅占9%。2021年歐洲半導體進口總量具體是多少尚不清楚,但在2020年,歐洲從中國進口了63%的二極管、晶體管和半導體器件,是2017年進口量的兩倍多。
德勤表示,這種趨勢可能會在未來幾年持續下去。該公司分析師在報告中指出,考慮到半導體行業的增長規模和新工廠的建設速度,盡管發布《歐盟芯片法案》做出了最大努力,但到2030年,歐洲成員國仍可能是半導體的凈進口國。
歐盟官員已經認識到,擺脫來自中國和其他東亞國家的供應鏈存在巨大困難。歐盟貿易專員ldis Dombrovskis上個月向業內人士表示,與中國脫鉤并不是歐洲的一個主要選項。他說,“歐盟應繼續以務實的態度與中國打交道,我們的貿易關系需要更多的平衡和互惠?!?/p>
半導體芯片供應鏈異常復雜
最近發布的有關半導體供應鏈復雜性以及關鍵材料集中在某些國家和地區的數據,就說明了這個問題。美國智庫安全與新興技術中心聲稱,日本目前提供了全球一半以上的晶圓。與此同時,中國臺灣地區在全球代工廠和先進制造設備中占據著絕對優勢,而制造半導體所需的大部分原材料仍由中國提供。半導體生產涉及的跨境流動數量之多是另一個復雜因素。
歐洲議會研究服務局的研究人員今年早些時候指出,芯片制造供應鏈從設計到生產、組裝、測試和封裝等包括1000多個步驟,需要采用約300種材料,其中包括硅片、惰性氣體和化學品。而大型半導體生產商依賴全球多達1.6萬家供應商。半導體供應鏈在到達最終用戶之前需要進行數十次跨境交易,而在占有全球65%以上市場份額的地區面臨50多個供應瓶頸。
因此,重新奪回全球芯片市場的主導地位對歐洲來說是不太可能的,分析機構對此表示贊同。德勤提出的一個更現實的設想是,只有少數幾個歐洲國家成為芯片生產中心,例如德國保留了芯片工程能力最大的份額,并主導了該行業的投資。分析人員指出,考慮到需要大量時間和資源來創建、配備員工以及為制造廠供電,或者大規模開發專業設計能力,直到2030年,歐洲才有可能會出現這種情況。
歐盟議會研究局對《歐洲芯片法案》提出保守的預測也描繪了類似的圖景。研究人員表示,盡管通過了《歐盟芯片法案》,但歐洲到2030年在全球芯片市場的生產份額并不會翻番,而考慮到其他國家和地區在芯片方面的投資增加,歐洲的市場份額將與現在的水平相當。
- 蜜度索驥:以跨模態檢索技術助力“企宣”向上生長
- Arm收購Raspberry Pi少數股權 合作開發物聯網解決方案
- 高通第四財季營收86.31億美元 凈利潤同比下降48%
- 平頭哥發布首顆SSD主控芯片鎮岳510,誤碼率領先業界標桿一個數量級
- 平頭哥發布首顆SSD主控芯片鎮岳510,誤碼率領先業界標桿一個數量級
- Arm推出Total Design生態系統,希望在定制芯片熱潮中分一杯羹
- 全球芯片供應持續過剩 三星第三季度營業利潤或下滑80%
- 微軟將于下個月推出其首款人工智能芯片 以減少對英偉達的依賴
- 英特爾被歐盟罰款4億美元 被指控向三家制造商提供“回扣”
- 英特爾想用“玻璃基板”提升芯片效率趕超臺積電,可行嗎?
- 四部門:集成電路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提高到120%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